植调剂、助剂、种衣剂需求上升,负增长下农药行业的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9-11-27

1122,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举办、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和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十五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在福州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报告中指出,传统农药不能满足农业生态文明要求,农药绿色化是根本上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有效途径。当今国际新农药创制研究趋势的三大特点是新的生物技术引领、生物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学科发展的推进。新型植物免疫调控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将成为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高效低风险小分子绿色农药创新是世界各国农业主流方向。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研究员姜辉分析了农药管理政策趋势。产品研发上,鼓励创新、提高门槛、制约同质化、周期性再评价;生产环节中,鼓励做强做大,加强安全生产与三废处置,淘汰落后产能;流通环节中,要持证上岗、专业化组织与服务(开方与卖药)、建设电子台账与大数据平台(电子标签/二维码识别)、特殊农药(专营)、电商监管等;使用环节中,安全用药责任(安全事故入刑)、废弃物包装物(回收义务和责任)和鼓励专业化服务等。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研究员束放表示2020农药需求走势中,预计农药使用总趋势为总量基本持平,但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方向不变(政策、经济、技术、社会化服务等)。

1、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助剂、种衣剂均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量较大。

2、杀鼠剂需求下降,且幅度较大。但受鼠疫的影响,不排除使用量上升的可能。

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量占比逐年上升。

4、生物农药品种多样化、生物杀菌剂用药量稳步上升。

    5、保护剂、免疫诱抗剂、植物健康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如:氨基寡糖素、植物蛋白、异噻 菌胺、噻苯隆、矿物油等被市场认可。




foot